由每年都爆发洪水,因此如何防止上游冲下来过多的泥沙、使得河床逐年太高,最终导致河道蓄水量减少,就成了大家必修的课题。
依照东岸人目前的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还是要修建大量的人口蓄水池,此外便是深挖河道并加速其流入大海。在这之中,挖河可以从本土调集大量的挖泥船,看起来似乎比修建人工湖泊容易多了。但要知道这里可是热带草原气候、是干旱半干旱地带,白白让大量淡水流入海里简直就是一种犯罪。因此,在棉河流域尽量利用现有条件改建人工水库蓄水,同时开挖大量灌溉水渠浇灌作物,便成了消耗雨季时过量水资源的不二法门——而棉花这种大量消耗淡水的经济作物无疑是最合适的。
当然修建人工水库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这是一个长期计划。在现阶段,主要还是靠在河道两岸栽种树木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为主,同时尽量修建一些长距离的灌溉水渠——水渠底部以砖石水泥砌成,上部盖上木板,以防渗漏、蒸发——来灌溉棉花种植园内的作物。
棉河河道两岸栽种的树木以栎树、柳树为主,而不是采用新华港、塔城、圣玛丽岛一带的桉树。那些地方降水丰富,年降雨量通常在2000毫米左右,因此到处需要排水。东岸人后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