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某座城也因清援军赶来而被迫放弃,来不及筹集物资,因此越打越穷,越打越困顿。直到东岸人对其赠送了一批轻武器。并同时上岸策应其攻势后。鲁王所部的形势才逐渐好转了起来。
从6月份开始。他们避开清军兵力雄厚的浙江,在福建东北部获得了当地士绅及部分郑氏官兵的支持,然后趁着清军兵力不足,大肆攻城略地。虽然其部战力羸弱,但政治上却有极大优势,他们通过联络义军、策反清军将官等方式,经过一番奋战,竟然将清军逐步挤出了闽东北三府二十七县。算是初步有了块地盘,战略回旋空间大大增强。
坐镇岱山岛的刘海洋在看到鲁监国所部的“捡漏壮举”后,也慷慨地打开武器库,将北方新运来的大批弓弩箭矢、皮甲刀枪(济州岛兵工坊出产)资助给了他们。当然如今朱以海等人有了地盘,倒也不好意思再白拿东西,于是便用地方土产(茶叶、生丝、瓷器)与东岸人交换。当然,说是交换,但朱以海部如今立足未稳,也没有军工生产能力,东岸人出售一些质量上乘的冷兵器给他们。已经算是了不得的军援了,这些军械在这个年代。你可是想买都不一定有地方能买到。
闯军为什么在与孔有德等人的战斗中渐渐不支?还不就是军械生产能力不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