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总局担心河津大桥的质量和设计都有问题,因此在给火车司机们介绍的时候也一再强调,上桥前务必要减速。防止过大的冲力和剪切力破坏桥面材料。但饶是如此。“东岸红”列车此趟驶过之后。河津大桥桥面上的很多部件仍然大量损坏或变形,急需更换。由此也可以看到,这座大桥以后必然会成为铁道总局的一个大包袱,维护成本会高得吓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没这座铁路桥,从下伊河县到铁岭堡就只能通过渡船转运物资,费时费力费钱,将整条动脉级的铁路效用生生给削掉了一小半。令人惋惜不已。当然如今就没有这个缺憾了,虽然这条区区40米的铁路桥维护成本高昂,但终究也是条能通载货150吨的列车的铁路桥了。从下伊河镇到铁岭堡全部330公里的路程,150吨的货物只要十个小时就能走一趟,普天之下还有比这更有效率的运输工具吗?
此时站在火车站站台前的马甲也是心潮起伏,遥想起六年前,受罗梅线铁路复线完工的鼓舞,国内一些人刚刚起意要在西北内陆地区修建这么一条铁路的时候,其实执委会和政务院都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计划。他们甚至就连勘探也没有做,资金和人力上也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但是国家铁道总局有人提出了这条铁路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