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人进行交换,以维持自己相对优渥的生活。他们不行,他们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力,以换取微薄的薪酬来改善自己及家人的生活。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发生在阿劳坎尼亚王国的这种经济殖民的状况。在远东的浙江和山东却很难见到。当地的明人百姓们还是更愿意购买廉价的乡村土布——或者就干脆自己纺纱织布——供自己使用。特别是那些人丁众多的家庭,他们纺纱织布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力是完全不计入成本的,因此东岸漂洋过海远道运来(运费为每吨15-20元,如果算上保险费可能更高)的布匹在他们那里根本卖不出去,只能转而卖给文明层次和生产力都颇为低下的山丹人了。
这样一种情况也充分地向东岸人说明了,在没有很强商业传统的国家,居民的购买意愿一般都是比较低的。他们的小农属性使得每个人都更愿意自给自足,而不是到市场上解决自己的需求。再加上令人低得发指的劳动力成本,以及本乡本土极低的物流成本——这一点极为关键,清末的小农经济被洋货打垮,与其说是成本因素,不如说是国货在运输过程中因为税卡、厘金的大肆盘剥而导致成本飙升,要知道洋货可是没人来征收这些苛捐杂税的——这一切都使得东岸商品在山东步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