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枝末节以及与议和关系不大的主题,否则只会妨碍谈判的进度。我华夏东岸共和国愿尽一切努力,以期达成和议。”
朝鲜人显然对儒尼奥尔如此咄咄逼人的气势有些不适应,但考虑到如今自己的处境,还有什么是不能答应的呢?于是,便应允了东岸人的此项要求。
“很好,那么这是我方拟定的议和条件,望贵方仔细研究后给予书面答复。”说罢,又一名士兵递交过去了一份用信封装着的条件文本,厚厚的一摞。让宋时烈等人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同时,他们更是有些不安,毫无拖泥带水的做派、直截了当的风格,这可和他们之前脑补的谈判方式有些不同啊。
在宋时烈等饱读诗书的士子眼里。这谈判不应该是引经据典、舌战群儒么?他们原本还打算用圣人的微言大义好好痛斥一番自称前宋遗民的黄衣贼呢,听说他们的首领邵树德曾任过类似枢密使的职务,那应该也是位学贯古今的鸿儒了,可如今是什么情况?一群荷枪持弹的丘八,咄咄逼人地直接谈条件。这……真真是有辱斯文!
不过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沙场惨败、丧师失地,朝鲜王国还能有别的选择么?再说这么多年伏低做小下来,他们也已经习惯了。宋时烈默不作声地接过文本,仔细审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