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章节目录 第三百二十四章 海洋产业(三)
口附近的草垛乡。

    之所以设这四个新定居点,一是为了充分利用正在修建中的罗青铁路(罗洽——青岛);二也是因为执委会已经得到先期返回的商船的报告,知道下半年很可能会有数量为5000-10000名立陶宛难民抵达东岸,因此打算新辟一个县的地盘来安置他们——当然了,如何安置这批难民也是有章法的,总体原则是分散安置,即从人口相对稠密的其他县份征募一批新生代,再从新来的一批明国移民里扣下一批,与这波立陶宛难民进行交换,将这四个定居点填满(初步打算填8000人)。至于剩下的万把难民,则分散到蛟河地区、定军山、西南铁路沿线以及南方的巴塔哥尼亚新得之地上,总之是把这批苦哈哈的难民拆分消化干净,以绝后患;第三呢。政务院同样看中了海角港比较优越的近岸水文条件,想将这里发展为另一个大型渔业码头,毕竟盐城港的条件多有局限(没有腹地),支撑不起更大规模的海洋产业。

    尤其是第三个原因,近些年由于东岸人屡在南至拉普拉塔河、北至里约热内卢一带的海域捕获金枪鱼、鲣鱼之类的相对名贵的鱼类。令农业部意识到这里很可能是一个不小的金枪鱼渔场。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终于令政务院点头在下令在此兴建一个县的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