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差不会太远。这里出产的小麦质量很差,数量也很少,大概只能养活其四分之一的居民;全国地面低洼,冬季下雨时草场经常被淹没,然后在春季依靠风车将积下的雨水抽走。总而言之,这里是个穷地方,没有树木、没有葡萄架,没有足够食用的小麦。
但荷兰人依靠自己的冒险和奋斗精神。抓住了历史大潮中转瞬即逝的机会,获得了意大利和犹太资本的青睐,然后迅速取代西班牙控制下的或者受其影响的安特卫普、******等城市。发展成了欧洲的金融和经济中心。
今年已经是1649年了,阿姆斯特丹已经崛起了将近八十年(取代安特卫普商业中心时算起)。如今这座城市的常住人口早就超过了十万,或许接近十五万。至于那些云集在此的各国客商及其仆从,其数量就更是骇人了。四面八方的人才和金钱都在此汇聚,这些无疑是造就阿姆斯特丹繁荣的关键。
郑勇下船的地方是阿姆斯特丹的外港——泰瑟尔岛。其实,在最初的时候,泰瑟尔浅滩才是商人们交易和碰头的地方,只不过1282年一场可怕的海啸冲破了泰瑟尔浅滩附近的沙洲,倒灌的海水形成了须德海。当时还是内陆乡村的阿姆斯特丹在此后渐渐成了商人们交易的地方。而当阿姆斯特丹日渐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