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的树枝树叶,另外驼鹿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名副其实的“辟水金睛兽”,一次可以游泳20多公里以致不少人见过驼鹿横渡海峡,还能潜到5-6米深的水下去觅食水草。[1]
驼鹿一般出没于北半球温带至亚北极气候的针叶林及混交林。在中国,它们仅分布在大兴安岭及小兴安岭北部。[1]在北美洲,它们分布在加拿大、阿拉斯加、新英格兰的大部份地区、洛矶山脉、明尼苏达州东北部、密歇根上半岛及苏必略湖的皇家岛,最南可以到达科罗拉多州。驼鹿于1904年成功引入纽芬兰岛,现时已成为当地的最多的有蹄类,但在圣罗伦斯湾的安蒂科斯蒂岛则未能成功。于1910年引入新西兰峡湾的十只驼鹿相信已经消失。不过在新西兰仍有人称见过驼鹿,但真实情况仍有待考究。[4]
繁殖方式编辑
驼鹿从8月下旬开始发情,追逐旺季在9月中旬,于10月结束,一般雌兽比雄兽晚一周左右发情。发情的雄兽异常兴奋,毛被蓬松,角膜充血,多在早晨和黄昏发出吼叫,经常在树干上磨角,将树皮擦掉,使树干上留下许多坑痕,有时还用角豁地,翻起10多厘米高的泥土。
交配竞争:两只雄兽先是彼此虎视眈眈,继而用巨大的角猛烈地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