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之快地下定决心,为此不惜得罪最先与他们合作得英格兰和荷兰商人,自然还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如今乌克兰局势越来越紧张,赫梅利尼茨基国内失去了军心、民心,国外又面临着背信弃义重启战火的波兰王军,目前已经连战连败,几乎走到了穷途末路。他如今所能依仗的,无非就只有莫斯科沙皇、克里米亚苏丹以及奥斯曼苏丹了——当然了,不到万不得已之时,赫梅利尼茨基及其核心部下是宁愿投降莫斯科人甚至波兰王军,也不愿意投靠鞑靼人与土耳其人的。
而他本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一面请求鞑靼人出兵干涉局势(存着利用人家吓退波兰王军的心思),一面与莫斯科人联系,频频请求沙皇支援军械、物资、金钱以及人员,否则他将转而投靠******异教徒。沙皇及其大臣们自然不是笨蛋,他们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在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好处面前(比如哥萨克酋长国向莫斯科称臣,成为附庸),他们是不会擅自出兵的,而只是陈兵边境、作壁上观,等着哥萨克与波兰王军互相削弱。
不过暂时不出兵支援哥萨克,却不代表俄国人没做好战争的准备。事实上目前他们已经往前线部署了不少常备军,战争物资也在紧张的筹集之中,国内贵族、大臣们的意见也渐渐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