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不拔除这两个互成掎角之势的棱堡,便很难突入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宁绍平原东部。
至于说绕道从慈溪一线杀过来,那也风险颇大。首先是此时的慈溪县位于后世慈溪以东很远处,离海岸不远,地形狭窄展不开兵力不说,也易遭掌握了制海权的东岸大军切断补给线,一个不好便会全军崩溃。而即便突破了慈溪县的拦截,清军仍将面临东面的定海县的威胁,到时候三面夹击(南面鄞县方向、西面棱堡筑垒区回援的部队、东面定海县驻军)之下,即便是精锐的满蒙八旗怕也撑不住吧。因此,从慈溪、定海一些绕道攻击宁波,基本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
因此,清军欲夺回已经“沦陷”数月之久的宁波府四县一卫(象山县、昌国卫尚在清军手里),还真就只能走这条甬道了。而东岸人在这条狭窄的山间甬道内修建了两座坚固的棱堡,其用意无非就是利用地形将清军大队挡在外面,而自己可以在富饶的平原上安心种田、整治后方。毕竟,宁波府境内都是富饶的冲击平原,土地肥沃、开发已久,人口物产什么的都很丰富。即便是在战乱不息的明末清初,整个宁波府境内的人口数量多的不敢说,五六十万还是有的!
也就是说,只要宁绍平原东部这片土地不丢掉,那么这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