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蓝、苯胺黑等多种染料中,产量最小的是玫苯胺蓝,产量最大的是苯胺黑。
苯胺黑的产量大增得益于东岸“简约版”的氯碱化工产业的发展,诸如氯酸盐等强氧化剂的产生,使得大规模氧化浸渍于苯胺盐中的棉纺织品成为了可能,而这种氧化反应的结果自然就是黑色的布匹了西班牙的教士们就特别喜爱产自东岸的黑色纺织品,虽然这是东岸异教徒的东西,他们用起来心里不是特别舒服,但架不住这种黑色布匹质量、成色上佳呀,穿起来别提多有感觉了。
与苯胺黑的量产相比,玫苯胺蓝的产量就相当可怜了。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技术上存在一些障碍,即玫苯胺蓝这种东西是不太溶于水的,用途不够广泛。不过,据说最近自然科学研究院找到了一种比较有意思的改进方案,即使用浓硫酸处理玫苯胺蓝。在这种处理方法中,部分硫酸分子进入了染料分子的内部,染料本磺化了!不过,与处理染料相比,磺化反应本身或许更值得人们关注,因为这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认知,是以前从来没有涉足过的领域,这意味着无限的可能,重要性不言而喻。
东岸人当然不止发现了磺化反应,他们在大量的化学实验大量的财政拨款就这样被“挥霍”了之中,他们同样发现了重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