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的东岸人渐渐稳住了阵脚,然后依托坚固的攻势和充足的后勤,与清军打了个有来有往,达成了一种动态平衡。
清军统兵元帅康亲王杰书对此也很是无奈,丹东、宽甸、九连城以及一些大型粮库(同时也是堡垒,比如辽东新军第一师的师部就设在某处粮库内)就像钉子一样钉在这辽东大地上,始终屹立不倒,让他们这一万多大军无法尽得全功。
而战争从秋天打到冬天,原本储存甚多的粮秣开始渐渐见底,但新的补充却有些断断续续,清军的日子陡然间难过了起来,攻势也渐渐放缓,这又给了东岸人极大的喘息之机。其实,鞑子之所以搞得这么狼狈,主要还是怪康亲王了!
话说当初鞑子怀着一肚子坏水,趁着秋收突然杀来,想打东岸人一个措手不及,顺便因粮于敌,就地补充军粮。但他们的运气不好,当时辽东新军第一师主力(欠第三步兵团)正在野外拉练,因此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集结起来痛击了清军前锋一支人数约在两千上下的蒙古马队。
康亲王杰书无疑是个谨慎的人,在听闻前锋遭到黄衣贼迎头痛击、折损数百骑之后,立刻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里琢磨着难道自己这回运气不佳,这黄衣贼集结重兵要来咱这里打草谷?心里疑神疑鬼的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