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道防线身后,还有以掖县、平度州、古城集、胶县(即原明朝胶州城,旧城在战火中残破不堪,新城建于胶莱新河西岸)四个屯兵点,以随时照应各方。
不过,目前这总计八个要塞中在建或基本完工的却只有海仓口、亭口镇、古城集、胶县四个节点。究其原因,其实和烟台方面对未来防线怎么布置犹豫不决有关。其中一方认为,防线应以海仓口、亭口镇、高密县和铁镢山为主,驻扎重兵,御敌于国门之外;另一方则认为,铁镢山到高密县一带,胶水水浅,河床也不够宽阔,无法形成阻碍敌军行动的障碍,且铁镢山以南清军也可绕行,防御颇多不便,靡费兵力也甚多,因此建议弃守,将防线收缩到胶县附近已经挖掘、疏浚了很长一段的胶莱新河一带。
老实说,将防线收缩到胶莱新河一线之后,就意味着东岸人要多放弃胶县、灵山卫这两个地方,因为这一县一卫之地已然成了前线,不适宜再屯垦,民众必须强制内迁,这带来的阻力相当不小。如果再算上本就要放弃的昌邑(这个县远离无论第一道还是第二道防线,属于突出部,必须要放弃了,目前已经着手开始迁移当地居民)、高密(这个县与胶县类似,是位于胶水西岸的城市,只适宜做军事用途的要塞,不再适宜放置大量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