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合理,培养起了一大批的中产阶级。
胶州原先比烟台好不到哪去,一个小渔村罢了,远远不如一河之隔的胶县(人家才是正儿八经的胶州州治)。但在东岸人的经营下,胶州港从第三舰队东北亚分舰队的一个过冬基地起步,慢慢发展成了一个集工业制造、转口贸易为一体的大型城市。海军的军舰在这修理,成就了此地的基础零件加工及修船业,荷兰人的粮食在此卸货,催生了此地的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现在莱阳等地的粮食也有一半以上在此加工),此外还有对清贸易发展出来的日用百货制造业,吸收了一大批的手工业匠人。此外诸如南洋特产、茶叶、蔗糖、咖啡、可可、木材的集散贸易,也给本地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及税收,益处甚大。
相反原本的胶县,堂堂州治,先是经历兵火,损失惨重。随后又因为胶莱新河的开凿而整体搬迁到河东,损失部分县域土地。再接着因为地处前线,工业投资较少,流失的人才也比较多。几番打击下来,胶县目前已然成为了胶州的附庸,为胶州城提供农产品和少数日用品,其地位甚至连同为胶州附庸的即墨县都远远不如,毕竟人家通着铁路,交通便利啊。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胶烟铁路的出现在多大程度上重塑了登莱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