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大家辛辛苦苦来到这里搞建设,也是盼着能够早点享受人上人的生活,住宿条件就是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之一。虽说现在条件有限,不可能给每个人都修一套深宅大院配上百十个家仆,但至少每人都应该拥有一套像样的住房才是。如今建设部主动提出了修建个人宿舍的计划,执委会对这个提案丝毫没有迟滞,当场就全票通过批准了实施对人员、建材等等的优先使用权评定,甚至还排在胜利港商务区之前,仅次于榆林炮台和轨道交通线而已。
关于个人宿舍的房屋结构,建设部倒是早就准备了好几套方案,最后经过各部门组织投票之后,选择了施工难度相对较低的筒子楼结构。不过相较于另一个时空中的兵营式筒子楼,建设部的方案更类似于快捷酒店的结构设计,每间房面积不大,但都配有单独的卫生间。为了减少工作量,内部的家具、装修等等也都采取统一的标准。
当然如果愿意自己折腾的,也可以先到建设部进行登记,届时建设部也会留出相应的毛坯房交给房主自行打理。不过以目前穿越众所承担的工作量而言,恐怕没人有这个多余的精神 去自己装修房屋。
考虑到施工难度和安全性,筒子楼宿舍都只有两层,每层的住房相对分布于走廊两侧,每栋共住四十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