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港地区生活的民众已经不再像最初的时候,只有一些破产无依的人,自从胜利港这边搞了周年庆之后,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有田有产的崖城居民试图到胜利港附近圈地置业的情况。
这个风‘潮’的发起者真要说来,又得记在罗升东头上。第一批在胜利港置业的崖城权贵人物,基本都是由罗升东拉来的。当这些人去过胜利港,实地看过当地的生活环境之后,很快就打消了心中的疑虑——胜利港无论是生活环境、社会治安还是物资供给水平,都已经远远超过了崖城。
当然选择继续留在崖城生活的人也不在少数,毕竟胜利港出产的物资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崖城的输送,甚至定期还会有来自安南的船只送来一船一船的优质煤炭和稻米,一部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比起过去都有了明显的降低。但在他们享受这种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必须要面对本地可雇佣劳动力日渐减少所带来的种种不便。
随着三亚新城区的开发,穿越集团这边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仅仅是各种基建工程所需的劳动力,就达数千人之多。由于海汉人给的报酬高,务工期间还能管吃管住,来到新城开发区打工的大明民众越来越多,其中不少人在抵达胜利港接受了短期的洗脑式宣传之后,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