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升龙府的态度还是有所软化,表示愿意在一定程度上配合海汉主导的军事行动,但对于具体的军费负担比例,升龙府却不愿轻易松口——这已经不是政治态度和气节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拿不出钱了。当然在他们作出了这种服软的表态之后,海汉执委会也礼尚往来,表示会在近期内恢复对北越朝廷的武器供应。
在权衡了各种利弊之后,海汉军方最后拿出了一个较为折衷的行动方案:北越方在横山、争江一线集结部队,作出举兵南伐的姿态,尽力吸引南越将兵力向‘交’战区调动。而海汉方则会抓住适当的时机,从胜利港南下直接捣向南越的后方沿海港口,对其海上贸易进行打击。
北越部队在这个计划当中主要扮演吸引火力的角‘色’,但实际上并不需要他们真的发动大型攻势,只要把戏演得‘逼’真一点,能够让南越军队将注意力都放到那边就行。当然如果北越军方自恃有这个余力,可以独当一面对付南越,那也大可一试。
而海汉军在南越腹地的破袭战则是此次作战的中心,考虑到南越的经济状况比较困难,军委最终“大度”地表示此次的海汉军费只需北越方面承担三成即可。当然对于剩下的七成,军委也并没有打算把这都记在自己头上——这么远跨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