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这样状况,使团在漳州的时候也听当地负责商贸事务的宫平提到过,这在福建已经算是一种常态。而海汉在本地的主要合作伙伴许心素几乎垄断了大部分海汉商品的经营权,这也让市场上流通的海汉商品更显紧俏。不过这样的局面在近期内大概还不太可能有改善的机会,执委会认为至少要持续到两三年之后才会随着海汉的原始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带来的产能爆发,才能有望改变当地市场的这种状况。
目前海汉的出口商品目的地,福建只能位列第三,前两名分别是广东和安南。按商务部的统计,去年出口的海汉工业品大概只有15%的份额是卖到了福建,出口商品的大部分份额还是用于满足更靠近海南岛的主要市场。
而海汉在当地采购的商品仍然是以各种工业原材料为主,另外农产品也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特别是一些产自北方的农产品,从福建购买的价格要比广东低了约有三分之一。
不过石迪文和摩根都不是商务部的人,对于商贸状况也只是一知半解,张千仁所提供的大部分数据,因为没有资料可比较,他们一时也看不出这趋势究竟是好是坏,自然没法作出什么点评。相较于商贸状况,他们倒是更关心移民事务的进展。
“说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