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人,但还是努力在说着海汉目前推行的“普通官话”。李奈不问可知,这些年轻人应该都是由海汉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海汉秀才”。
虽然海汉治下地区并不禁止读书人参加大明的科举,甚至还会对赴考的学子有种种照顾措施,但海汉同时也在逐步建设自己的“科举”体系,自行建学,合格的学生全部安排就业。能够在这个体系中出类拔萃的人才都会进入到海汉的各个部门中任职,而且入仕的门坎要比大明科举低得多。在早期入学的一些归化民青少年,目前都已经陆陆续续地分配到各种海汉官方机构,混得好的如符力、于小宝、张千智、黄雀等人,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不错的成绩。
李奈也曾与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有过接触,知道这些贫苦出身的年轻人对于改变他们人生轨迹的海汉有着极高的忠诚度,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不再将自己视为大明百姓,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海汉人——尽管目前大明官方还并没有承认海汉有这么一个国家存在。
这些年轻的归化民干部还并不算是最为狂热的海汉拥趸,李奈知道真正的狂热分子其实都聚集在另外一个地方,就是海汉民团。因为“金盾护运”的工作需要,再加上他的个人爱好,他曾经不止一次参观过海汉民团的作训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