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是来于难民本身,大头倒是用移民换到的那些海汉货,运到江淮卖给那些不差钱的盐商,获利比他们过去贩卖其他土特产高多了。
在有人尝到甜头之后,便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海商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仅在1632年的最后一个月,就有七家共计二十六条船新加入到这门生意当中,而运输移民的数量比前一个月更是有了百分之三百的暴涨。相比广东遭遇的状况,澎湖做出的成绩可谓是突飞猛进了。
当然这样的差异并不是说澎湖的移民工作就真比广东方面经营得更好,其原因主要还是来自于大环境的影响。如果不是北方爆发战乱而产生了大量难民,而福建又有不少海商被这门生意的暴利吸引,那澎湖从大明引进移民的速度也未必能比广东快到哪里去。
除了大明这条线之外,荷兰人与海汉之间的人口贸易也开始生效。按照当时的协定,荷兰人每个月要从东北亚的琉球、日本和朝鲜运回八百名移民交到海汉手上。虽然这个服务并不是免费的,但由于荷兰人在这场交易中处于被动地位,交易价钱上被海汉压得很死,几乎没多少油水可言,完全是为了让大员港继续生存下去而不得不妥协的做法。
这两条主要的移民引入渠道加在一起,每个月大概能有将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