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余里,这里的火车班次就远不如三亚的通勤线那么频繁,每天只有一早一晚两班,一共四趟车从两头对开,期间视实际需要会不定期开通一些短途班次。不过因为运输的内容主要以货物为主,火车头的马力和所拉的车皮数量都比三亚有所增加,像他们当下要乘坐的这趟早班车就挂了十多个车皮,其中用来载人的也就两个相对较短的车厢而已。这列车最末尾这个专供贵宾乘坐的车厢还是今早才临时挂上的,平时都停放在车站仓库中,很少派上用场。
刘尚前几次在三亚乘坐火车都是跟着姜翰坐的普通车厢,并不知道原来有贵宾车厢这种高级货的存在,跟着上了车之后也有些傻眼。这车厢内设置的全是锦缎包裹的软座,每两排相对而坐,中间还有一张底部固定的小桌,座位十分宽敞,看起来舒适性远胜他之前在三亚的火车上坐的那种有点硌人的硬木长椅。此外这车厢虽然是封闭式,但两侧都有多扇可开合的玻璃车窗,采光非常不错,车,当初修筑这条铁路的时候是分段修建,只能通过昌江向上游地区运送建材和施工人员,进程十分艰苦。
即便这条铁路已经建成了好几年,但施工却迄今没有停止。因为最初建成时是单线通行,只在中途修建了少量几段复线铁路用于错车,之后建设部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