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的引导和安排上,用一些已经经过了验证的成熟方案去发展本国的经济和军事,而非像崔鸣吉这样试图要先从海汉的发展史当中总结提炼出一些经验性质的东西,然后再结合本国国情进行套用。
这两种思 路中,崔鸣吉的方案看上去似乎更为积极主动,但在实际情况当中,他的这个路子实施的效率和效果都未必能及得上看似偷懒的金尚宪。
外界往往只会注意到海汉十年间所取得的惊人成就,但对其成功背后的真正优势所在却知之甚少,很多人甚至连海汉的权力结构都未曾彻底弄明白。在这种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想要简单照搬某些海汉的成功经验到另一国,往往会变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局面,就未必能取得理想的结果了。
金尚宪也是在对海汉发迹史作过一定了解之后才做出的决定,他认为海汉的很多国策都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之上,短期内根本无法在朝鲜得到实现。倒不如让海汉人准备一些适合朝鲜国情的发展方案,然后再从中挑选最具可行性的进行实施。
前面有类似安南、福建许氏这样的成功范例,金尚宪认为海汉完全有能力给朝鲜也量身定做一套适合的全面发展计划。虽然在此过程中海汉肯定会向朝鲜提出各种条件以满足其利益需求,但能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