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的意思很明白,放弃营救皇上,因为营救皇上的风险太大,很有可能导致大华沉船。
所以,他选择拥立新君!
当然,荀彧也没说一步到位,而是先立太子以建国。
等皇上驾崩的确切消息传出来之后,再让太子登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土木堡之变。
明正统十四年,瓦刺太师也先侵犯内地,然后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立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令皇帝朱祁钰留守。
然后明英宗亲率五十万大军出征,由亲信太监王振专断,然后五十万兵马就被太监王振稀里呼噜地断送掉,六十六位大臣站死。也先将明英宗生擒活捉。
也先准备利用明英宗威胁大明朝廷,大臣于谦力排众议,拥立郕王为帝。
也先见威胁不了大明,明英宗在他手里就是一个废物,就想把明英宗送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
于谦等大臣为了江山社稷,断然拒绝!
所以说,在某些时刻,皇上的命真的不算金贵。
为了江山社稷,皇上是可以换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