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学徒,打下手,做些杂活的,差不多有二百多。
这二百多人里,其中有五十几个,是十岁到十六岁的娃娃,方若华从流民里买的人。
她也没矫情,个个都是签了卖身契。
把他们也放船厂里做事,耳濡目染,学学手艺,别管啊写匠人怎么防备,怎么不肯教,哪怕只是练练手,熟悉一二也很好。
总之到今日今时为止,船厂人不到三百,规模还小。但好歹也算能做些事了。
当初路重说通王家,把他们家的一个小船厂直接打包给了方若华,不过王家不吃亏,以此入股占了不少份子。
后来,方若华就以王家船厂为骨架,招收了些匠人,只是南安城会做船的匠人虽然不少,却也都有主家,不是想要就能要得来。
若非和王家合作,恐怕连这点技术娴熟的匠人也招纳不到。
反正水友们都笑说,以前看小说,主人公登高一呼,那些有手艺的匠人们就举家来投,毕竟匠户的地位很低,赚钱也少,不受重视,遇见有人平等对待,便自然真心投靠,无比忠诚。
可事实不是小说话本,匠人的地位是不高,却也得看是什么样的工匠,真正好手艺的,凭手艺吃饭,鲜少会没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