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和黛玉科普了一回宋朝。
只说在宋朝某一段时期内,大臣们才有这么大的胆子,上书逼着皇帝立个储君什么的,完全不当回事,皇帝一般都老老实实听着,哪怕不乐意,回头也要安抚安抚大臣们。
目前大殷朝的皇帝,可没有唾面自干的本事。
黛玉听了一连串的故事,心中不禁对那位被大臣喷一脸吐沫星子也不当回事的皇帝特别有好感,连连感叹:“那一定是一位千古明君!”
呃,那到不至于。
这些是后话,且说此时,方若华扔下皇宫里一应事务,一路回幻真观,想了想从车厢的什么生意越来越难做,也就是小孩子和女人的钱还好赚点儿,她一名门弟子不在乎那三瓜两枣的,可他们这些讨生活的人可在乎得很。
方若华听了一耳朵抱怨,自然而然把玉璧和本朝以往那些传说联系在一起。
而且最近白玉城那边显然是封印开始松动,有此联想再正常不过。
信送出去,方若华便如常起居生活,只叮嘱幻真观上下一干人等最近都少出门,尽可能地呆在道观之内。
这日,忽然起了大风,狂风卷着黄沙,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团黄雾之下。
整个白日都昏天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