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天津卫的中堂大人起初收到日本海军进攻威海卫的消息时,对于北洋舰队依托着炮台固守还是胸有成竹的。这次不比上次的黄海海战,北洋守卫炮台的陆军可以用重型岸炮来支援濒海作战的北洋舰艇,反过来军港内的北洋舰队也可以四处游走,用舰炮支援被日军攻击的炮台。
计划是糊涂的,执行的人更是废材得不行,特别是山东巡抚李秉衡与李鸿章素有间隙,威海卫战役打响后还给北洋诸军制造麻烦,在各个炮台告急时竟只是象征性地派遣民团前去支援。
这场战役在打响前北洋的赢面就已经很小了,北洋舰队在和日军海军军力对等的情况下,竟然放弃了制海权龟缩在军港内,这种情况还能取胜的海战战例是少之又少的。加上清廷对整个战局的判断失误,把防御的重点布置在了天津、京畿以及奉天周围,山东多处防务疏漏,最终导致了威海卫被绕后攻击。
日军占领威海港后,有人提议举办一个捕获仪式,在投降的镇远、济远等十艘军舰上插上日本国旗,以宣示其对北洋舰队的征服。可是日军刚刚插上了几面旗子,联合舰队的司令官就收到了随同观战的大宋军事观察团递来的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适可而止”。脚盆鸡水兵又不得不的爬上桅杆,扯下了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