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地毯式轰炸,你首先会想什么呢?是二战时各个交战国那些满目疮痍的城市,还是越战时鹰酱制定的那种每间隔离50米就投下1枚炸弹空袭标准呢?又或者文青如你,是否会想到了大师毕加索那副用艺术手法描绘的同名作品呢?
早在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军事家杜黑就在其发表的书籍《制空权》中写道,用空军轰炸敌人的军事、工业、政治和人口中心,就能迫使使敌方屈服,这应该是人类关于“地毯式轰炸”的最早的文字记载了吧。
到了20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末期的西班牙内战时期,元首把这一理论付诸了实现,他派出空军对西班牙国内的多出目标实施了地毯式轰炸,其中秃鹰军团对格尔尼卡进行的地毯式轰炸也成就了毕加索那副同名不朽名作。从此这一进攻战术就被各国广泛应用,即便是到了制导武器大行其道的二十一世纪,这种会对平民造成大量误伤的战术也还有其市场。
地毯式轰炸虽然都是采用较落后的无制导航弹,但作为一种战术进攻方式却有着独特的功效。在消耗大量过时的炸弹以减少保管维护支出的同时,它带来的持续不断的壮观爆炸场面能有效地打击对方的士气,而大面积地破坏目标区域则可以进一步削弱对手的战争潜力。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