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77高度的两名运动员,都以失败结束了自己的跳高比赛之后,赵峰也随之出场了。
与之前有所不同,赵峰将自己的助跑距离给缩短了两步,将自己原本12步的助跑距离,改为了1o步。不仅如此,赵峰在起跳点的选择上,也与前两次试跳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参加跳高比赛的运动员,都将自己的起跳点选择在距离横杆6o至1oo厘米的位置。一般的国内跳高运动员,基本上都将自己的起跳点选择在距离横杆7o至8o厘米左右的位置。而欧美的跳高运动员,尤其是爆力出色的黑人选手,却有很多都将起跳点选择在距离横杆1oo厘米以外的位置上。
或许是肌肉类型更加接近于欧美运动员的关系,赵峰便和他们一样,习惯将自己的起跳点选择在1o5至11o厘米左右的位置。这也就导致了赵峰在跳高项目上,非常依赖于起跳高度的局面。因为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人在跳离地面之后,必然会在达到一个最高点之后,便重新落回地面。
理论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起跳点越近,便越有利于运动员做出更好的成绩。但是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跳高运动员,都选择了背越式跳高的方式,所以在完成起跳之后的转体动作时,运动员还是需要一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