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考,都是他说了算,考什么也没有定数,总之就是俩字,任性。
童举目的在于鼓励天下孩子早读书多读书,算是一种奖励小朋友的手段,所以规定十五岁以下的孩子都可以参加考试,考中之后也没个明确的去处,最基本的奖励是绢布二十匹,有点奖学金性质,但如果是比较优秀的则会赐进士及第,特别优秀的也可以直接赐官,比如著名的词人晏殊就是十四岁中的童举,晚年时也做了宰相。
孙悦的才能赵大和赵二都太清楚了,童子举对他来说完全没有难度,只要朝廷开,他就肯定能中,其实自从他们父子俩击鼓鸣冤之后赵大就始终都关注着孙悦,未尝没有感叹,开童举的这个想法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这一做法,也算是公私两便。
孙春明闻言自然大为惊喜,童子举考试可比进士简单太多太多了,不过这其中的潜台词也很明白,把人家弟弟教育好了,人家给你开一个童举,你真有本事的话赐你个进士出身,可要是教育不好,信不信科举都没你啥事了。
便听赵二道:“春明兄,舍弟的事,不仅是大兄的一块心病,我这个做二兄的,也是时常挂念的很啊,大兄的承诺是大兄的,我这个做二兄的自然也得有所表示,城北有一个丰乐搂,你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