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根据各自不同的天赋和喜好再来定科。定科后则由科室主任自行制定教育计划了。
这种机制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里院派系林立的势头,但其实初衷完全和这个无关。因为自从里院形成建制后,针对后备人才的选拔一下就快了许多。传统的师承教育已经满足不了这种需求了,只有借鉴近代教育学上大课的模式。
这样一来,反倒是有着师门的这一伙人成了少数。
可里院的高层基本也由这伙人给占据了。
但也没有谁有独裁里院的心思 。这种事情,绝对是费力不讨好。即使你能一统里院,又能做什么呢?
况且当初就曾立下规矩,里院十院,各个院长等级相平,不存在有大院长这个说法。
就算石信德,从道理上来说,也是指挥不动赵竹仁的。
现在里院的教育也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只要不是太懒,进入里院后一般八到十年有个主治的实力还是可以达到的。
况且即使灵力灵识稍次一点,未能进入临床一线,只能去各个辅助科室。可该教的里院还是会教,也不阻止自学。
就拿里三院来说,总共八百多人,一线临床的则只有三百,其余的都是辅助科室以及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