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家伙一齐钻进了缸中,数千个水缸在河水的推波助澜下缓缓沿河而下,神不知鬼不觉汇入了长江之中。
牛渚位于下游一两里处,轮值一夜,还未换新班,江口瞭望哨上的士兵们皆已昏然混沌。即便偶尔有人抬起沉重的眼皮,看到朦胧江边上似有水缸飘来,也不过以为是废弃物料,未曾放在心上。
与守军的懒怠截然相反,缸中孙策下部士兵皆奋力划水,一刻也未曾放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缸漂流,蔚为壮观。待到瞭望的士兵觉察异常时,江面水缸已泛滥成“灾”。
守卫牛渚营地的士兵们见此奇景,纷纷咂舌,直到将领下令“放箭”才如梦方醒。而这时,孙策的“水缸计”就发挥了另一关键的作用。只见士兵们看到营楼放箭,立即钻回了水缸中,头顶的盖子挡住缸口,密不透风,任凭守军的箭矢如何猛烈,都只是打在水缸上弹入江中,缸中人毫发无伤。
待弓箭手换箭之际,缸中士兵们立即顶着缸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出,手持直刃环刀杀向牛渚营地,一时间喊杀声震天慑地。
只见攻城军分工有序,他们手持环首刀,或砍击营门,或穿过营门木板的缝隙插捅门后想要抵住大门的守军,或紧握缚在刀把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