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书中经常出现几万人击败几十万人的恐怖战例,就是因为对方的战斗人员并没有那么多,各怀异心。
大战役是由一场一场的小战斗组成,分隔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段打,犬牙一般交错。只要其中一两支部队抵抗不住了开始逃窜,相邻友军也被牵连影响,毫无斗志。最后大伙都不打了,撒丫子就跑,形成大溃败,所谓兵败如山倒。
由此看来,姬队还是很强大的,一节一节地整齐退却,并没有溃败。
厉国把逍遥侯渲染得如同战神临凡,其实他仗着本土作战便宜把姬军赶走,一突入对方的建宁郡就被逼退。
当然,反败为平,也算是很厉害!
尤其后来不惜劳民伤财修建直道,开山填谷,遇水搭桥,非常具备前思维。
那么他空耗米粮,囚禁三千战俘干什么?
恐怕是出于策略考虑,比方说舆论风评,比方说作为谈判筹码,等等。
换位思考,任谁拿了三千不肯归降的战俘都会头痛。放了吧,人家回去还当兵。杀了吧,影响太坏。化整为零卖了吧,没人肯要杀气腾腾的奴隶。
战俘暴动,很正常。
瘟疫,也有可能。
隆冬时,已经被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