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盯防,根据对方进攻的策略来调整自己的防守卡位,根本就不用担心后场漏人。
上半场比赛的两次达阵之中,陆恪都是利用人数优势,在眼花缭乱的跑动路线之中,把每一位球员都当做传球目标,撕扯开防守的封锁,最终完成传球以及后续推进的达阵。
下半场比赛,芝加哥熊的防守站位依旧没有太多改变。但细节方面,还是可以察觉到整个防守站位稍稍收紧了些许,却不知道这是因为卡特勒的离场而提升了前场压迫力,还是诱发陆恪上当的烟雾弹。
陆恪的视线落在查尔斯-提尔曼的身上。
状态出众的提尔曼依旧是芝加哥熊表现最为出色的点,他的站位稍稍往内侧移动了些许,但这不作数的,因为他始终在左右摇摆晃动着,随时随刻都可以朝着内侧或者朝着外侧移动,整个站位介于洛根和吉恩两个人之间,似乎依旧没有确定自己的防守目标。
当然,这只是表象。
提尔曼的右后方约莫四码、五码之外站着安全卫克里斯-康特,提尔曼的右前方约莫五码、六码的位置就是防守锋线大将朱利叶斯-派珀斯,而提尔曼的右侧横向约莫五码、六码之外则是外线卫兰斯-布里吉斯。
换而言之,其实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