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简单地以陆恪为例。
比如说现在莱赫提出了一个五年一亿美元的超高合同,旧金山49人不想答应,又或者是因为硬工资帽而不能答应,再或者是因为在陆恪之外,还有其他几名重要球员的续约工作在等待着,很有可能就受制于硬工资帽而顾此失彼,但同时他们又不愿意错过陆恪,那么此时就可以选择使用特权标签。
贴上特权标签之后,暂时把陆恪留在队伍之中,等待明年再完成续约工作。届时,需要续约的球员数量和位置都将有所不同,硬工资帽的压力也能够得到缓解,这也给球队赢得了更多谈判的空间。
当然,偶尔还会出现罕见的状况。第一年,使用特权标签;第二年,球员依旧拒绝妥协,索要合同过高,又或者球队依旧面临硬工资帽困局,于是就再次使用特权标签,那么工资叠加就必须是前一年基础上增加144%。
2018年匹兹堡钢人的跑卫雷维昂-贝尔(leveon-bell)就是如此情况,连续两年被使用了特权标签,这引发了雷维昂的强烈不满,然后雷维昂就以罢赛的方式和球队死磕,结果就是两败俱伤,但整体来说,依旧是球队占据上风。
题外话,如果想要了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