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河湾。
滚滚泾水河,经此向南,流向下游的渭河平原,并最终与渭河汇流,注入黄河。
而在这个河道转向的河湾处,是秦汉两代少府在关中最重要的生铁冶炼基地。
年产生铁将近十万斤,约合二十五吨。
这在西元前,确实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至少可以吊打除中国外的全世界!
只是靠近此地,就能看到,滚滚浓烟冲天而起,数十座冶铁竖炉,拔地而起。
其景象,颇有些类似后世大炼钢铁时的某个偏远乡镇赶工搭建起来的土高炉。
当然,在某些技术上,可能会存在差异。
但总的来说,相似度非常高!
后世的考古发现,也能佐证这一点。
譬如从古荥镇出土的西汉晚期竖炉遗址,经过复原后高四点五米,长轴四米,短轴也有两米,有效容积超过了五十立方米,更有大量使用石英砂烧制的耐火砖,采用了石灰石为助燃剂。
这样的超级竖炉,铸铁每日产量甚至可能达到一吨的极限值!
当然,汉室冶铁业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产量。
而是原料!
露天可以开采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