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拥有高塔箭堡的院子都被叶知秋率人攻陷,太傅袁隗府的灭亡倒计时就向终点狂奔了,没有谁能够阻挡,两千衣甲锃亮的武装家丁不能,奇人异士、游侠豪杰也不能,大义凛然的儒士更加不能。
话说文人的膝盖最软了,在西凉兵的铁刀铜剑下,根本硬不起来。即使朝中重臣知道此事,也鲜少有人挺身而出,毕竟洛阳之乱发生的夜里,袁绍、袁术两兄弟干地可不够地道,汝南袁氏能够推说自己不知道,也就骗骗不懂事的顽童而已,就连市井平民也知道汲水救火,而不是目无君父,趁机攻打皇宫,掀起连绵至今的乱象。
既然袁家引董卓入朝杀伐汉室,如今袁术又登上关东联军的盟主,简直是把天下人玩弄在股掌之间,试问谁能忍得住。
朝中诸多重臣,有门路的人早已经逃离洛阳,譬如尚书卢植。还在观望时局的人,都是一些别有用心之辈,比如利用义女貂蝉的美色,使出连环计的司徒王允。
至于京城内的门阀,发现府邸附近都有西凉军突然聚集,都是人人自危,担心无故受到牵连,根本不会站出来,为太傅袁隗与董卓决裂。
这些人,平时也就是摇旗呐喊的份,却很有幕后推手的自觉。其实评价袁绍那位公子哥的话,很适合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