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一个目的,吸引人注意,让大家伙儿知道他来了。
然后那个拿板儿的就开始唱,无非是些恭贺的词,“我来到这个店门口儿,探着头往里瞅,门口儿这个小老板呀~,呐看着人就么(没)烦愁……”,来点喜庆调儿呗,反正是莲花落,唱什么词儿也自由。
这个你就得给钱,卖艺也算不上,因为你要是光听不给钱,唱个两三段他就开始骂人了,唱着骂,比刚才那个贺喜词儿调门都高,“哎呀~这个店里头那么黑呀~,人看着打揪揪(心烦,要打架),买的那个面呐,那蒸不出来伯(白)馒头……”
先不说大过年的第一天营业就被人堵着门口骂街多晦气,关键是国人有那个好看热闹的,好好的贺喜词不爱听,就爱听那个糟损人的,围着看也就罢了,听到那个激烈的地方还叫好。
“店里头~的老板娘儿,夜夜你都换新郎~,小老板儿,你别心慌,靴兄靴弟你招待忙,买卖兴隆达三江……”
你要是揍他一顿吧,干这个的都是上了岁数的,年轻的那就能卖力气吃饭了,一把年纪,头发胡子连眉毛都白刷刷的,到时候一拳躺地下,你就多了个爹啊。
所以有那干脆的,也不等人家唱,乐器一响,里头就送出两块钱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