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他们不过小小的百家,何敢刁难。更甚者,论战高台上的那位少年道者,不仅仅是道家天宗玄清子,更是如今霸绝诸夏秦国之道武真君。
于情于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未几,又有一小家传承之人近前,这等稷下学宫盛事,不仅仅是争鸣论战之人的盛事,也是他们这些小家的机会。
如果道理新颖,得到在场诸人的认同,说不准便会有扩大传承的机会,虽然,这种机会很小,但小家之路,本就坎坷,有机会、有希望,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一个个小家之言探寻,周清一一回应。
端坐于高台上,俯览高台下的诸多百家同道,舌论百家之人,不自觉,周清似乎感受到诸子百家对于传承亘古的极大希冀。
三百多次争鸣论战,能够在其中力压群雄的终究是少之又少,非有真正包罗万象之道理,穷尽万物之玄妙不能够做到。
一家家从眼前而过,虚空之上的骄阳流转,时间过的很快,刚入论战堂仅仅巳时初入,如今,已然午时而显,当然,未曾论战的百家越来越少了。
“在下儒家公都子,敢问玄清子阁下,数百年来,春秋之世渐行渐远,战国乱世而起,缘何儒家之学未能得列国之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