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助自己熔炼百家之学,拓深浩然之道,虽非自己精修,但一法通,万法通,世间万事道理均如此。
“说来,《招贤令》之下,前来的儒家弟子虽多,但观你坐下的那几名弟子,无疑更适合入世为官,施展平生所学。”
“单一的儒家之道是不可能在治国治民上有所作为的,那几人倒颇为英才,想来它日,不会辜负你之教导,秦廷之内,当可大展所学。”
《招贤令》已经悬挂在正礼之厅多日,兴趣而下,前来的儒家弟子也不少,然,历经自己筛选,仅仅挑了十个人罢了,就是这十个人,也有三位是荀况坐下的弟子。
张苍是第一个,陆贾算是第二个,陈嚣为第三个,三人中,张苍相对博学,陆贾于行人署之事颇有独到见解,陈嚣则是对诸般礼仪、内圣外王初解颇有见地。
其余七位儒家弟子在各方面也都非凡,否则,自己也不会亲自为他们写就简书,十个人虽不多,却是一个榜样,却是儒家的先行者。
“儒家是教导弟子的地方,如何抉择全在他们自身。荀况不以干涉。”
有教而无类,因材而施教,此儒家为当世显学的一大核心,看着身侧的张苍等人,荀况点点头,自己教导出来的弟子,自己心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