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公子之言为上,秦国独强,纵然想要为渔翁不可得。”
灰蓝相间的儒生之袍着身,柔顺的长发束冠,眉目俊朗,颇有一股雅韵之风,近前一礼,闻秦王之问,轻轻一笑,也是如此。
“果然儒家中庸。”
“寡人待在这里,倒是打扰你教导诸公子了,丽儿,我们回去吧,院医现在应该快至昭德宫了。”
秦王政不可置否,看着阳滋的情绪已经安稳了下来,对着公孙丽看了一眼,又对着眼前的子嗣摆摆手,转身离开了仁礼之堂。
公孙丽随其后跟上。
见状,伏念一礼,诸公主、公子一礼。
看着秦王嬴政离去的身影,伏念面上不自觉的有些凝重,先前之问,看是无心,实则有意,数月来,自己虽一直教导诸位公子、公主。
可惜,年岁最长的扶苏公子如今在中央学宫,鲜少回宫,天明公子虽受宠,但从秦廷形势而观,扶苏公子更有优势。
自己所教导,乃是百家之学,不仅仅只有儒家一支,否则秦王也不会如此和睦。
今日之问,何人可为渔翁?
联系近来自己受到的秦赵交战讯息,脑海中思忖诸般,感慨甚多,怕是接下来咸阳后宫要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