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门,请蔡邕出山,蔡邕虽然不愿意,但自知无法反抗董卓,只能同意,而董卓为表诚意,三日之内,先后封蔡邕为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又迁侍中、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三日之内历经三台的典故,就来自于此。
其实董卓起用党派,别人也没太大意见,毕竟你想弄一些心腹上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董卓要的显然不止是几个心腹而已,如此大的征召规模,董卓就是想要削弱世家大族的影响力!董卓不想做一个被世家大族挟持的傀儡,董卓要的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董卓要的是真正的一言堂!
这就出乎袁隗的意料了,袁隗从未想过,董卓竟有如此大的野心,他本以为,董卓刚刚上位,为求稳定,应该寻求他们世家大族的支持,不管是人情还是好处,袁隗都能在此事上获利。万万没想到的是,董卓不但不去讨好,反而直接宣战了!没错,这不是宣战又是什么!
一时间,两边的关系闹得很僵。以袁隗为代表,很多士大夫表面听从董卓,暗地里虚与委蛇,让董卓很难真正的治理朝堂。接下来,就看董卓是知难而退,选择服软呢,还是使用更激进的手段巩固他的统治。如果孙权这此,肯定知道,董卓必然选择后者,不出意外,董卓打算废少帝,立献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