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都选择隐居,而非投靠某一方诸侯势力,明哲保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概也是这些人不看好那些诸侯,或者说,对天下诸侯的了解不够多。就好比有不少人,一开始都是冲着袁绍的名气去投靠袁绍,结果发现袁绍没有他们心目中想象的那么好,于是辞官回乡。在这些人眼中,连袁绍都是如此,更何况其他诸侯?
这个时代,毕竟情报的或许有限,很多时候,人云亦云,先入为主,就给一些人打上了标签。好比说张纮,一开始也是没打算投靠孙策,他不是不知道孙策,而是在他眼里,孙策还不足以让他去辅佐。结果孙策多次拜访,或许也可以说是孙策的真诚打动了张纮,但更多的,还是在这段时间的接触当中,张纮发现孙策身上的某些特质,是能够成事的,于是张纮才愿意出山帮忙。要知道当年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都招揽过张纮,张纮全部称病推辞了,张纮能被孙策说服,绝不仅仅是因为孙策的真诚而已。
所以说,很多时候,不是这些隐士高傲,不愿意出山,不愿意投靠各路诸侯,而是他们对这些诸侯不够了解。这一次,各路名士齐聚江东,正好给了孙策一个机会,做地主之谊,跟这些名士接触,这一来二往的,怎么也会散发出一些魅力,吸引这些人才就此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