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汉祚高门 > 章节目录 0101 人至察则无徒
所产出。但仅仅只是夏日几月的时间,产量就能过一年的辛勤劳动。

    无论怎么比较,相对于煮盐法,晒盐法都是一个进步。

    相对于将这技术封锁作为自家牟利工具,沈哲子觉得,将之推及濒海收获更大。制盐也是一个人力消耗极大的产业,沈家眼下已是劳力荒,纵使有技术,也无法投入大量人力进行大规模生产。

    而若将技术推广出去,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沈家经营会稽意义不小。

    民皆逐利投往濒海,更有助于沈家对舟山的开,效果远好于老爹以政令将人强逐投海。其次可以缓解会稽内6开的矛盾,减少本地人对于引侨人南下垦荒的抵触阻力。

    第三就是能够增加大量的赋税,盐板、盐田都是新增的生产资料,还不像土地一样各家据地自肥,郡府可以快登籍造册,掌握更大的赋税来源,效果肯定远胜于强硬推行土断。

    这些意义,每一个都比沈氏一家单纯垄断晒盐收获要大得多。沈哲子不是良善之人,想要支持北伐,凭朝廷的赋税收入根本不可能维持太久,而且他也根本不相信那些南北高门。只有自己掌握庞大财源,才能获得更大主动权。

    所以,推行晒盐法之后,对会稽的经营便要提到新的高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