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一捅,带上来许多腥臭淤泥,他却并不介意,指着那淤泥说道:“这便是禾田最上等的肥料,今年所垦能获丰收,多赖此利啊!”
果然环境最能锻炼一个人,沈哲子跟三叔相处不多,但也知若是以往,这位长辈绝不会做此类事,如今却捧着腥臭淤泥如获至宝,眉目间欣喜不逊老农。
竹排再往前行,有仆从用竹竿扫开前路上的芦苇茅草,渐渐便到了一处高坡。高坡上眼下有诸多人站在那里,当中有一个滑竿,上面则坐了一个青袍人,被人簇拥在当中。
远远的沈宏便对高岗上喊道:“崔先生怎么又出庄来?这泥塘潮气蚊虫太多,实在不宜你病体休养啊!”
“总要实地看过,才好有所勾画。我这残躯未算矜贵,越早成事,越能早收地利。”
滑竿上那青袍人笑语道,示意身边人用钩子将竹排勾到高坡边上。沈哲子跟在三叔身后行上高坡,沈宏还未开口,中年人便举着一份图纸请沈宏过去参详。行到近前,他才看到那中年人自膝下都是空荡荡的,两足俱无,后颈上也如先前所见妇人一样有水毒溃烂。但他却不以为意,坐在滑竿上手捧草图对沈宏讲述考察所得。
沈哲子早先不懂水利之事,但在主持过疏浚吴兴水道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