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便渐渐演变成趋于标新立异的所谓时尚。其具体艺术含义不做讨论,发展轨迹就是如此。人总是趋向于追捧稀缺,这一点无可避免。
时下的音乐,大体还是士族能够专享的一项娱乐。但是隋唐开平世道到来后,昔日王谢堂中曲,已成市井走卒歌。音乐的广泛传播,原本的文字谱变成了限制其传播的一个障碍。以往士家转养乐姬伶人,如今已成庶民之乐。于是文字谱,便渐渐为减字谱所取代。
所谓的减字谱,便是文字的简化和削减,一方面能够更具标识度,另一方面也更便于记载乐曲促进传播。毕竟,乐工未必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所以单创一种更简便的记谱法。
而沈哲子由此产生的联想是,能不能够通过简化字来普及识字率?
其实简化字的渊源,也可以追溯良久。宋元以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普通小民对于信息的获取和记载也有了更大的需求,因而便渐渐有了许多庶民所用的笔画极为简约的俗字。而真正大规模的、由政府倡导的简化字推广,还要推及到更后。
后世不乏人诟病这样的推广丧失了文字古韵之美,这或许是一种精英固守传统的思 维,但对整个社会而言,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不过痴人妄言。文字对信息的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