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了的话,沈哲子张口便是滔滔不绝:“至于淮北奴众或有反击,诸位也完全不必以此为忧。彭贼已被困于此域,南谒之途已通,来日豫州之王师同袍自会源源不断而上,绝不会让奴贼片甲过淮。更何况,今次之北进,并非梁郡一治轻动,旬日之内徐州郗公也将驰援。淮南安定,便在此时!”
说完之后,沈哲子便不再与这些人纠缠,让亲兵将人请出,或是赠送几副甲具,或是赠送一些弓矢,算是回报他们前来投诚之意。
战事行进至今,已经到了小心即无大错的收尾阶段。因为尚有彭彪余部存在,沈哲子态度鲜明不让这些乡人坞壁主们干涉战事,落在不同人眼里那也有不同意味。
一些实力弱小的坞壁本就担心会被王师征召参与围剿,得知这一态度后可谓松了一口气。
而一些实力强劲的坞壁则有些不甘寂寞,想要趁着今次淮南动荡有所作为,所以在沈哲子后续北上途中,不乏接到一些告急求救书信,都是当地人家擅自调集部曲私据某地,结果遇到了羯奴游骑的攻打。
对于这一类的求救信,沈哲子都是一个态度,不作回应,见死不救!
哪怕战事就发生在他前进道路数里之外,仍然保持原本的行军计划,近乎刻板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