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工艺合格的工匠实在不多。
乌江基地虽然如今从事冶铸工匠已经达到万数以上,但如果依照百炼钢的标准去生产可称上等的兵器,产量同样会低到令人发指,根本不能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助益。想要提高产量,只能降低标准。
沈哲子虽然并不亲自坐镇乌江,但是却有书吏人员常驻乌江,将乌江的工艺流程以及改进日常记录下来,每隔一段时间便汇报一次。
乌江基地虽然不能说是毕集江东冶铸精华,但技艺精湛的工匠也委实不在小数目,像是原料选取、锻造工序以及淬火冷却之类的小技巧尝试暂且不提,单单几个大的工艺门类也都不乏尝试。
比如古法块炼,块炼法一直到了后世都还有存,但也只是当作一种古法传承,不足言其先进,反而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冶铸方法。所谓块炼便是将矿石与燃料直接堆叠炼取,对于炉温的要求都不算太高,所能得到的海绵铁杂质太多,必须要经过深煅才能获得到成品,甚至不能铸造。而这个锻造的过程,较之百炼钢还要繁琐。
而且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块炼对于矿石原料的品质要求极高,如果矿石品质太低,那么所得的铁杂质更多,甚至连继续锻造加工的价值都没有。乌江基地因为地近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