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嫡子,说实话他都没有尽过什么教养责任。问题所在就是,一样的放养,在相同的年纪里,表现差别实在太大了。有了沈哲子这个举世称羡的儿子,他自然也幻想着满门俱贤,难免就对次子高要求,自然也就难免会有失望。
沈哲子还是决定亲自担当起对幼弟的教导,反正这小子也已经长大,皮实得很,稍后过江归镇便带在身边。留在家里,在内被老爹摧残,在外又有一群损友,也实在堪忧。
父子在此闲聊片刻,不多久又有家中长辈至此,沈哲子这才讲起几桩家事。首先则是一桩喜事,早前沈家已经与颍川陈氏定下婚约。如今沈云年纪也差不多,倒是可以趁着在都中这段时间将婚事给办了。
颍川陈氏过江之后虽然难免没落,在如今江东时局更是几乎没有了存在感。但这也是大势难违,毕竟南渡中兴的主体乃是东海王越府青徐侨门,魏晋之际煊赫无比的豫州门户,几乎都有衰落。不过随着青徐侨门的颓态渐露,尤其是沈家等吴人不遗余力一直追打的琅琊王氏的倾颓,吴人崛起的同时,豫州门户也是无可避免的再次焕发生机。
沈家和庾家,如今已经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紧密合作,但只凭这一点还是不够。尤其在淮南这一场战事前后,随着对豫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