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永远拿俸禄的命。
第二是过礼部省试。
是的不用去考殿试,通过“教育部考试”后就在体制内了,但也有天花板,还要等吏部筛选。
筛选的意思 是:等安排完殿试的人后,如果还有实缺你就上,没有就等。
吏部有空缺时,原则上能力优先,但这是无法量化的屁话。同等能力下“工龄”优先,譬如一样的考分,你排了五年,另外那个只排队了四年,那么你就上。但这也是屁话。
在这阶段是最讲人脉和财力的地方,抱上了大腿就可以出仕。当然了,不考殿试的“贡士”也有天花板,正常情况下官也做不大。
第三条路是连省试都没过的太学生,就类似于张纪?或教育厅长保送的特例学子。
这不奇怪,任何事都可以有特例,如果不计较天花板和级别,有部门愿意要又有大佬推荐,太学生就可以去做官了。
做官的同时可以再抽时间再去考试,就像后世某时期一大票已经是官的人为了打破天花板、组队去党校刷文凭那样,导致本科多如狗硕士满地走的情形。
第四条路最硬派也最难:参加殿试考进士。
考起后一定有官做,且不用等候吏部筛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