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搞不定。
我对校办工作人员提到的“某些学术领域”,自然是校长论文涉及的那个领域。
我没想到回应来得如此之快。第三天,我就接到了校办工作人员回复的电话,他告诉我,第二天就可以采访,因为校长恰好是这个学术领域的专家,校长将亲自接受我的采访。
不出所料,校长显然把这次采访当成了弘扬他的学术成就的一个机会!
为了做好第二天的采访,我花了差不多12个小时,“趴”在网上恶补相关的专业知识,我还用翻译软件把那篇校长大人抄袭的论文从英文译成了中文。尽管论文被翻译软件折腾得前言不搭后语,但仔细辨别,仍然不难看出两篇论文如出一人之手。
尽管我通宵未眠,但我已成竹在胸。
第二天如约去采访校长时,我特意洗了个热水澡以消除倦态,我还化了淡妆,把自己打扮得漂亮而成熟。
校长是那种40多岁的教授,既是校长又是教授,他春风得意舌绽莲花;面对年轻漂亮的女记者,他不失幽默风趣,不时冒出两句网络流行语,感叹行政工作耽误了他大量的科研时间,以致于这两年没有什么重量级的论文发表,长此以往,“细思恐极”……不过,他话锋一转,变魔术般拿出一本印刷